艺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勇担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艺为人民的历史使命,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应用型学科建设,教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24年学院在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依托学院特色强党建,上好新时代“艺术党课”
高扬党旗,思政育人擦亮政治底色。学院积极创建“高唱红色主旋律 以美育人心向党”党建品牌,充分激发各党支部、教研室潜力,坚持红色文化育人。1名教师获中国教育电视台思政征文三等奖;1名教师获第17届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三等奖;师生版画作品入选国家级新时代廉洁文化美术作品展;学生配音作品获省网络思政中心三等奖;获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安徽省二等奖2项;第十七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银奖2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安徽赛区挑战赛获一等奖1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
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聚焦艺术创新促科研
学院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在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艺术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社会需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围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将OBE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环节,圆满完成音乐学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工作。姜涛老师获省本科师范院校智慧教学大赛三等奖;《主调音乐分析与写作》获省级一流课程。学院横向项目立项5项,完成科研经费到账202.66万元,横向科研项目“赛马”完成率为289.51%,全校到账排名第三。
扎根皖西大地办文艺,谱好新时代育人篇章
学院将“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通过“以演促教”和“以展促教”建立艺术实践教学新模式。1名教师油画和漆画作品分别入选2场国家级画展,1名教师作品入选2024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1名教师在省书画院举办个人山水画展。完成学院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主题创作展,开展“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艺术实践周、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设计等展演。学生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题材的设计作品《追寻红色印记》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全国三等奖;获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第六届长三角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获三等奖1项;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6项;安徽省第七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安徽省大学生环境设计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5项;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第四届省大学生质量文化与品牌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2024中国音乐小金钟——长江钢琴第四届全国钢琴展演安徽赛区选拔赛”荣获“钢琴演奏新人”称号。
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推动“三全+美育”增实效
学院积极加强与地方的交流合作,以文旅合作、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承创新为契机,协调组织师生参与地方绿色振兴和红色传承发展,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和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开展霍山县仙人冲画家村导视系统研究项目、完成市文保中心(博物馆)开发文物文创元素提取数据库合作开发研究、推进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示汇报等项目,设计学、美术学教师应邀参加市公益海报设计、地域文创产品设计,写生作品在市文化馆成功举办展览;音乐学教师积极参加中央电视台《乡村春晚启动仪式》《中国农民歌会》以及《安徽好人发布会》《安徽省劳模工匠进校园》等大型活动。
回首过往,皆为序章;聚力前行,征程再起。2025年,艺术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党建科学化,为学院圆满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保驾护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艺术学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艺术力量!
(文图/胡吉元 审核/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