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开展2025年“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10

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传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5月5日至12日,艺术学院围绕“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通过校园劳动志愿服务、实践探索、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特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勤俭奉献、创新实干的劳动精神,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注入蓬勃动力。

  

除草保洁齐动手,美化校园共担当

5月7日,艺术学院组织2024级学生开展校园集中除草及卫生打扫行动。师生们手持工具,分工协作,对扩建区杂草和教学楼周边绿化带、操场角落等区域进行全面清理。烈日下,同学们俯身除草、清运杂物,以汗水换得校园环境的整洁清新。“看着杂草丛生的角落变得干净清爽,真切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2024级环境设计李杭煜感慨道。

教室服务展风采,公益劳动践初心

各班级自发组建“教室守护小队”,开展教室环境维护公益劳动。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擦拭黑板、整理讲台、清洁地面,为师生营造明亮舒适的教学空间。此外,部分学生还主动承担起教学设备检查等任务,以细致入微的劳动实践诠释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更将劳动意识融入日常,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

社区志愿暖民心,青春助力展担当

5月9日,艺术学院师生走进月亮岛社区,开展“艺术赋能社区,劳动传递温情”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关爱孤寡老人等服务。在与居民的互动中,学生们将劳动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创造美好”的理念。

实践基地探真知,行业体验悟匠心

5月7日,学院组织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以及20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走进冠盛蓝玻实业有限公司,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周企业实践活动此次玻璃厂实践活动是皖西学院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进一步尝试,不仅让设计类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工艺技能,更引导他们关注材料特性与生产流程,为设计作品注入实用价值与人文温度。5月9日,2023级美术学综合班走进位于武陵山区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乖幺妹”土家织锦研发生产中心,开展了一场以“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探访科技赋能生产线,学生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深刻感知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并思考艺术与科技、市场的多维联结。

毕业之声述奋斗,薪火相传育新苗

5月12日下午六安艺盏灯文化艺术学校程春老师多媒体一教室以《书写青春最绚烂的篇章——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四年规划》为题,和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分享心得。程春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就业现状、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大学生就业必备专业技能等方面展开,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主题班会浸思想劳动赋能促成长

活动周期间,各班级围绕“劳动教育”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有的班级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感悟新时代劳动者的工匠精神;有的班级以“杜绝浪费,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展开辩论,引导学生反思铺张浪费现象。各班级通过案例分享、劳动法规学习、劳动成果展示等形式,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班会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交流与思辨中深化了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理解,进一步树立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

艺术学院2025年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以丰富的实践载体与深刻的思想引领,让劳动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校园延伸至社会。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淬炼品格、增长才干,以劳动之姿诠释青春担当,用奋斗之手创造美好未来。文图/胡吉元 预审/邓启亮 审核/张丽萍